古劳:亲临“东方威尼斯”水乡之美

添加日期:2015-08-12      [ 打印 ]  [ 收藏 ]  [ 关闭 ]

水上人家,如诗如画。黄继明

水上人家,如诗如画。

 

古桥曲径水悠悠。李振江

古桥曲径水悠悠。李振江 摄

水乡的“精灵”。胡杰

水乡的“精灵”。胡杰 摄

小桥流水人家。古劳镇政府供图

小桥流水人家。古劳镇政府供图

    如果处于流水环绕中,无论城镇或村庄,都将显得别有风情。事实上,无需远行至西方威尼斯,在鹤山市古劳镇,也有一个有着6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世外水乡,那里渔家尽枕河,四面环水,依河成街,咫尺往来,皆须舟楫,鱼塘古榕交错,闲地少、小桥多,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古劳水乡于是也就有了“东方威尼斯”之美誉。

    相传公元1274年,广东梅州市梅县区的古氏和劳氏为躲避政治灾祸牵连,举族迁徙到当时的肇庆府鹤山县七星岗(今鹤山市古劳镇古劳围),并以古、劳两姓建村,称古劳村,古劳之名由此得来。古劳由西江冲积,在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兴建古劳围后,从此,滩涂泽国逐渐变成美丽的古劳水乡。

    “古劳水乡”习惯上指升平、双桥、新星、坡山等“围墩”区,这里有鱼塘和耕地共过万亩,围下相连的河道数十公里,是典型的湿地生态地貌,留下让人难忘的景致:鱼塘、农田之间,还有一条条由青砖石板铺砌的田基蜿蜒围绕着整个水乡,一座座斑驳小石桥和桥旁生长浓密的榕树,加上生活气息浓郁的村落景色……“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写真画面让人无法不悠然向往!

    当然,数百年来,殷实的古劳水乡,也是人才辈出,包括现在家喻户晓的中国咏春拳宗师梁赞(赞先生),一代凉茶大王王泽邦(王老吉创始人),中国第一代影后胡蝶,还有“一门俊杰、五代富豪”的香港李氏家族(代表人物李家成、李石朋、李福善、李国宝、李国章、李国能等),以及粤剧名伶吕玉郎等等,人文历史景观可谓相当丰富。

    今年,古劳又将迎来鹤山首届梁赞咏春文化节,这一场咏春文化盛宴将给古劳带来很多的机遇。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王鼎强 通讯员 丁小春

    镇街地理

    位置:

    古劳镇位于鹤山市北部的西江河畔,毗邻鹤山城区,与佛山市南海区隔江相望,水陆交通便利,是珠江三角洲较原始的“美丽水乡”,被誉为“东方威尼斯”。辖下有13个村(居)委会,户籍人口2.9万人,外来人口2万多人。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3.5万人,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

    交通:

    古劳镇交通条件极其便利,与南海市九江镇隔江相望,是南海、高明、鹤山三地交通的中心点,西南为鹤山市区。古劳水乡距离鹤山城区约5公里,车程只需15分钟,距离广州70公里,车程约一小时,靠近325国道复线,处于珠江三角洲一小时生活圈内。

    特产:

    素馨针、银针茶、茶山水浸鸡、水乡鱼生、鱼皮角、竹升面、优质水产品(桂花鱼、笋壳、花锦鳝)、古劳面豉、东古酱油等。

    【“水”文化】

    风情犹如西子

    沿着古劳大堤走了几公里后就渐入佳景,堤坝两边出现了一幅赏心悦目的南国水乡画。乡野美景也见过不少,但是当这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的农庄出现于眼前时,却让人感慨不已,为岭南居然有如此风情犹如西子的水乡。

    这里的水乡不是小打小闹的那种护村河就可以一笔带过的,这里完全就是江河交错,农庄散落在水间,摇橹小舟影影绰绰来往,便是代步的工具了。

    谈及古劳的水,就不得不提被誉为古劳水乡的“母亲湖”——横海浪。横海浪自然生态区位于古劳水乡的西北端,是古劳水乡最大的自然湖泊,是西江河水流入古劳水乡的第一重,横海浪面积约500亩,由于保护得当,故水质清澈见底,其中在横海浪放养和自然生长的的鱼类超过30种,禽鸟超过10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在此栖息的有几千只,水生植物也有10多种,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荷花。夏天,横海浪“三百亩荷花竟秀,数千只白鹭齐飞”的景色令人留连忘返,可以称得上是工业化的珠三角最后一块具有水乡鲜明特色的原始生态景区。

    要想真正体会横海浪的原生态,一定要到古劳水乡的游船码头,放舟河上,任凭河风涤面,水色润心。沿途,水鸟翱翔、河鱼跳跃,小舟穿越小桥在水面的倒影,自有一股剔透玲珑的秀气,会让人体会到岭南水乡人家的生活,真乃赏心乐事。

    【“乡”文化】

    乡土特色显著

    小舟穿桥而过,古劳有一条历史久远的石板桥,几个影友在各个角度拍摄这座古桥。

    石板桥长长地拐了个弯横卧于鱼塘之上,桥面是花岗石条,桥墩还是青砖结构,有点风烛残年的味道,毕竟已经上百年伫立于此了,但是能保留至今仍造福着这一带的居民,实属不易。水乡泥土细滑,不易渗水,加之水乡地少塘多,一般泥路容易塌方,而用砖石砌成的石板桥坚固耐用,所以形成了遍布水乡的石板桥和石板小路。

    水乡亦保留着一些古宅旧居,这些建筑颇具浓郁的南方建筑艺术风味。其中上升村的李氏宗祠就很有特色,正门的石雕精致栩栩如生,青砖墙处处透着古朴,有很多石雕、砖雕、灰雕、木雕为装饰。

    专门去寻咏春拳祖师爷梁赞故居。如今,赞先生(梁赞尊称)晚年养老的四座青砖大屋依旧在,斑驳的木门、已经失色的木雕花和大堂正中的赞先生画像、一旁的木人桩显得是古朴和谐,没有一点突兀感。

    民居也非常富有南国水乡特色,旧式的水棚屋,有点类似以前疍民的房子,水面上用杉木、树皮搭建,上面盖简陋的房子,结构独特,别具一格。

    谈及水乡的“乡”文化,还不得不提茶山。在古劳西北部,有个海拔500多米的山脉,那就是茶山。茶山与南海西岸、高明杨和镇及龙口镇连接,与西樵山隔西江相望,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茶山风景优美,地方特色美食享誉江门佛山等地,受到广佛等邻近城市人的喜爱。茶山盛产茶叶、素馨花、金银花、山姜等,其中茶山茶和素馨针为鹤山特产,享誉海内外。

    【“人”文化】

    历史名人辈出

    古劳不但水甜土腴、人杰地灵,而且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中国第一代影后胡蝶,咏春拳一代宗师梁赞、中国著名品牌“王老吉凉茶”的创始人王泽邦、香港“李氏家族”以及民族英雄陈开、粤剧名伶吕玉郎等历史名人。

    当你走在古劳乡间,向当地人打听赞先生,古劳人会先向你解释,由梁赞一脉相传的咏春拳分为佛山咏春拳和古劳咏春拳。梁赞在佛山等地传下来的咏春拳常被称为正身咏春拳,他晚年在古劳创立的为偏身咏春拳,这一正一偏的咏春拳虽都出自梁赞之手,但产生的时代背景、教授对象不同,这两套拳法的风格特点也都有所不同。其中,古劳咏春拳体现了“以弱制强”的精髓,更适合身体瘦弱的人(特别是女子)练习。

    或许与水乡人长期居住的环境有关,这里也诞生了气势磅礴的三夹龙舟竞渡,享誉五邑的古劳醒狮,让人不得不心存羡慕之情,为何好东西这里都有。

    书记说

    全力打造水乡文化旅游项目

    古劳镇委书记邓荣庭表示,古劳水乡是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南国水乡,声名远播,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是鹤山市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挖掘古劳水乡旅游资源是鹤山市委、市政府“打造文化旅游发展大平台”的工作要求,是鹤山市整体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古劳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鹤山市委书记伍培进曾表示,古劳水乡是“岭南第一水乡”,古劳镇在开发建设的时候要找准切入点,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将其建设成为具有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名胜。2014年,鹤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鹤山市古劳水乡旅游项目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古劳水乡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作为水乡旅游开发的主体实施单位,古劳镇积极肩负起打造水乡旅游发展大平台的重任,并率先重点打造梁赞文化公园,为今年9月25日至27日举办的“鹤山市首届梁赞咏春文化节”作了充分准备。

    “根据整体的旅游规划,古劳水乡旅游区将分为六大功能区:入口服务区、水乡生态农业区、水乡人文区、水乡度假区、水乡游乐区、梁赞文化区,总规划面积为125.3公顷(1880亩),规划范围主要包括梁赞故居及其周边村落、横海浪、横海村三个重点区域。”古劳镇委书记邓荣庭表示。

    据邓荣庭介绍,古劳水乡旅游项目建设将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进行实施。其中近期建设(2015年—2016年)主要建设分区包括梁赞文化区(梁赞文化广场)、入口服务区、水乡人文区。中期建设(2017年—2018年)主要建设分区为水乡生态农业区,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民宿开发、农业体验中心、木栈道、桑基鱼塘、观鸟屋、湿地探索中心、游船餐厅、游船码头、渔家餐厅、水乡农庄。远期建设(2019年—2020年)主要建设分区为水乡游乐区、水乡度假区。重点建设水乡度假区和游客接待酒店,将规划中的水乡度假区发展成为高端度假酒店。

    专家谈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梅伟强:

    “水”、“乡”、“人” 三种元素相互融合发展

    古劳是个好地方,像这样原生态的岭南水乡已经很少了,应该要好好的开发和规划。古劳水乡的规划建设应重点围绕这“水”和“乡”这两个字做文章。“水”是古劳水乡的“魂”,是古劳水乡发展的生命。要保持古劳水乡的水不受污染和清洁,是一种活水,这是最重要的,如果水质很差,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就会大减。这就要求古劳在环境保护方面要下大力气,要提升村民的素质,严格控制水乡附近的环境环境卫生,不要随意倒垃圾,禁养一些家禽。一些靠近水乡的食肆也应该重点监管,保持环境的卫生。“乡”是指一种原生态,即乡土的味道。古劳水乡的旅游发展也应当注重保持水乡的原生态,城市味道太浓的话也就失去了水生本来的特色。对于古劳一些有特色的名居和建筑,比如梁赞故居、李氏宗祠和石板桥等,应该好好加以保护和修缮。除了名居,一些年代久远的民居也要保护,这也是是古劳水乡历史的一个见证,当然新居也要规划好,不要乱建设。

    同时,古劳水乡的发展也应该好好挖掘下古劳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例如古劳咏春拳、古劳龙舟和醒狮,还有三夹腾龙等,三夹腾龙已经被推荐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古劳的名人文化也是相当值得挖掘的,这其中还有着华侨文化和饮食文化,比如说古劳李氏家族,它既是一种名人文化也是一种华侨文化,而王老吉凉茶创始人王泽邦,他也代表着名人文化和饮食文化,这些都值得好好挖掘和保护。

    另外,古劳水乡的发展也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古劳水乡的旅游趋向于一种慢生活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古劳水乡的风韵。

    总之,古劳水乡旅游发展应该将“水”、“乡”、“人”这三种元素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Copyright C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鹤山人才网 粤ICP备16090656号

联系地址:鹤山市沙坪大鹏路173号二楼自编号201、203

招聘、求职专线:0750-8888855、8906820、8837689  技术支持:桂林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