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让我们变得愚蠢了吗?

添加日期:2015-04-08      [ 打印 ]  [ 收藏 ]  [ 关闭 ]

设想一下,医生拿着常规检查单告诉你很不好的消息:相比上次而言,你的认知能力已经大幅下降,社交技能也正在逐渐丧失,日常记忆也没以前那么好了。

当然,有解决之道,并且也不用花钱,把你的智能机扔一边就是。

很少有人会因此而去看医生,但是,可能真有必要了。在过去的几年里,科学家已经着手研究手机是如何影响人类行为方式的,早期的研究成果已经向我们发出了警告。

《社会心理学》这个月有篇关于手机“仅仅在场”的文章,旨在证明即使不用它,智能机也可以对人们的复杂智力活动造成影响。在这项研究中,志愿者被要求快速浏览一组数据,然后圈出和为特定数值的连贯数字(比如任意和为3的两个数)。开始实验前,一半志愿者得收起他们的手机;另一半则必须把手机置于桌上,表面理由是他们也许要回答一些关于手机功能的调查问题。

实验中没有一部手机铃响。即使这样,把手机放桌上的志愿者表现也比那些看不到手机的差了近20%。

为什么两者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可能是因为近些年来,使用手机导致人们形成了等待新信息的惯性。所以,即使手机只是静静在那躺着,也会诱惑着你去打开它,这样也就无法全力去工作了。

手机不仅导致我们处理事情的能力下降。Essex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手机也会干扰人们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的能力。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把志愿者分为两组(这些人彼此素未谋面),让他们轮流讲述上个月发生在自己身上好玩的事。一半志愿者的桌上放置了实验用的手机;而另一半则摆了螺旋笔记本。然后,各组分别评价各自感受。

结果令人吃惊:桌上放置了手机的那组表现出对同伴更少的理解跟信任感,而且他们也不大相信继续交流会让他们彼此产生亲密关系。

一项由弗吉尼亚理工学院主持的相关研究证实,这不单单只是因为人们对那些桌上摆放手机的同伴印象不好,更在于那影响了交流的质量。“面前放着手机就会减少眼神交流”,首席研究员Shalini Misra说道,手机使人很难注意到同伴表达或音调上的微妙变化。

除了分散人的注意力,频繁使用智能手机可能会造成对记忆模式的干扰。在将短期记忆转换为长期记忆的过程中,大脑需要一定时期休息。但在闲暇时间都用来刷新邮箱或者进行其他聊天活动的世界里,很难有机会去形成长期记忆了。

具有深刻讽刺意味的是,有些东西发明出来本意是为了提高效率、增进交流的,但最后却往往适得其反。智能手机就是我们使用科技不当,造成出现大问题的典型例子。发明工具是为了掌控生活,但往往我们会被工具给控制了。从这方面来说,在办公室过度依赖科技的危险更容易被忽视掉。

我在新书中也讲到了新兴技术在办公地点的滥用。要想更好地工作,我们需要可以聚精会神,不被打扰的时间。出人意料的是,大部分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其原因部分在于我们太放纵科技对工作的干扰了。

收到新信息的时候,你会想,里面是什么呢?除非你更改了邮箱的默认设置,否则会有一堆信息跳出、铃声不停还有它会提醒你还有多少未读信息。每次,你的大脑都会被迫做出系列决定:到底是看信息还是继续工作?现在回还是等会呢?这些都会耗费不少脑力。

这种注意力的中断会叠加起来。研究表明,即使是短暂的被打断也会极大地增加我们犯错误的机会。这是因为一旦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我们都得花费相当精力去重收心神,这样一来,给工作的精力就少了很多。经常性做这种分散精力的决定会让人觉得疲惫,这直接导致人们更难区分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还是那些仅仅看上去让人觉得紧急的事情。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都很难戒除这种不良习惯。那么问题来了,新的一年,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一切呢?

不妨从降低诱惑开始。把手机从桌上拿开,关掉让你分心的邮件提示闹钟。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间,什么也不管,只是做你的工作。

想要雇员达到工作的最佳状态,聪明的公司不妨鼓励职员去做上述努力。就像其他组织方式的改变,最有自控力的人往往也会产生最大的影响力。

将“聚精会神期“作为制度规定下来,在开会时关掉智能机。这些行为都可以向员工表明,全神贯注工作是值得鼓励的,他们也不用总是去关注自己的邮箱。

可以预见的是,2015年科技在我们的工作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得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革新都会提高生产力。有时候,你要做的只是关掉显示器跟手机,静静思考就好。

(文/Ron Friedman, Ph.D.,译/windmissingyou,来源心灵咖啡网)

Copyright C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鹤山人才网 粤ICP备16090656号

联系地址:鹤山市沙坪大鹏路173号二楼自编号201、203

招聘、求职专线:0750-8888855、8906820、8837689  技术支持:桂林网站建设